z6尊龙官网

      我国巴布剂产业刚刚起步,未来可期

      发布时间:2019-05-28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523

      本文章转自科技日报,作者项铮 ,未经许可请勿在其他媒体或平台发布转载。


      除了口服、注射外 ,药物有没有可能做成透皮吸收贴剂 ?答案是肯定的。早在上世纪80年代 ,日本就开发出了巴布贴剂 ,治疗风湿痛、感冒等多种疾病 。迄今,日本每年可销售33亿贴。在我国 ,巴布剂产业刚刚起步。

       

      技术门槛高 上市产品少 

       

      我国“十三五”规划中提出做高端制剂和透皮吸收产品 。

      巴布剂是水溶性高分子贴剂,采用高分子架桥技术和高含水量,既能充分释放药物 ,也保障药物皮肤渗透力。一般来讲 ,巴布剂由15-20种成分组成,形成高分子架桥,这种技术可以包裹有效成分,并在适当的时候释放药物 。

      记者了解到,目前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11种巴布剂产品。由于工艺不成熟且不稳定,含水量不足,粘着性不好 ,目前没有几个成熟的已上市的巴布剂产品。

      业内人士认为 ,目前和心泰诺制药和北京泰德制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巴布剂产品,北京泰德采用三笠技术,和心泰诺采用自主研发的技术。

      近来国产巴布膏剂型产品大多来自于国外,止痛领域市场主要被四家企业占据,国内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,主要是由于剂型开发的难度较大 。


      中药不属于透皮吸收技术领域,但潜力巨大


      和心泰诺制药董事长龙本威告诉记者,严格意义来说,中药膏药不属于透皮吸收技术领域 ,主要原因说不清中药里面哪种成份透过了皮肤,膏药里的药品又是怎么渗透进去的,渗透进去多少 ,渗透速度是多少。

      日本每年有60亿片的使用巨量 ,全是西药。到现在为止 ,纯国产的贴剂全是中药。

      目前,我国每年消费中药贴剂约50亿片,即目前市场上的橡胶膏和黑膏药  。中药贴剂的药品吸收率不高,也会过敏,刺激皮肤,引起皮疹等一些不良反应 。

      龙本威表示,中国现有贴剂是橡胶膏,这是历史的传承,但在国外这种技术已被淘汰,橡胶膏的基质会造成过敏现象、膏体残留物较多且会出现撕拉疼痛感及粘毛情况发生,而巴布剂的贴敷舒适感及透气性橡胶膏是无法比拟的,且通过巴布剂技术不会给消费人群带来麻烦,无刺激 、不拔毛发且有良好的伸缩性 、粘着性 、延展性正是巴布剂技术的核心技术优势。

       龙本威强调,“严格意义上讲,老的中药贴剂不叫透皮吸收,我认为觉中药贴剂潜力巨大 ,因为它在中国历史悠久,目前国内处于需求很大产品很少的状态 。”

      010-57793860

      www.hbbtwj.com

        XML地图